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技术文章  >  稳定吸液无泄漏科研样品移取电动移液管助吸器应用方案

稳定吸液无泄漏科研样品移取电动移液管助吸器应用方案
更新时间:2025-11-20      阅读:98
电动移液管助吸器凭借 “稳定吸液、防泄漏设计、操作省力" 核心优势,针对性解决科研样品移取中传统手动助吸器吸液不稳、易泄漏、样品损耗大等痛点,适配实验室液体样品移取、试剂分装、梯度稀释等场景,满足微量 / 常量样品(0.1mL-100mL)精准移取需求,为科研数据准确性提供保障。

一、核心技术优势

  1. 稳定吸液精准控速:采用步进电机驱动,吸液 / 排液速度分 5 档可调(0.1-5mL/s),控速精度 ±0.05mL/s,避免手动操作导致的液体飞溅或吸入过快;

  2. 防泄漏双重保障:内置压力感应与防虹吸装置,吸液过量时自动停止,排液末端反向吹气清除残留,样品泄漏率≤0.01%,残留量≤0.1μL;

  3. 操作省力高效:手持轻量化设计(重量≤200g),按键式控制吸排液,无需手动按压,连续操作无疲劳感,单样品移取时间缩短至 10 秒;

  4. 多规格适配:兼容 0.1mL-100mL 玻璃 / 塑料移液管,支持移液管快速插拔,适配水性 / 油性、腐蚀性试剂(如酸、碱、有机溶剂);

  5. 安全耐用:外壳防水等级 IP67,耐化学腐蚀,电池续航≥8 小时(单次充电可移取 500 + 次),支持 Type-C 快充,满足长时间实验需求。

二、典型应用场景方案

(一)常规试剂分装(实验室日常配液)

  • 需求:快速分装缓冲液、培养基等试剂,确保每管体积一致;

  • 方案:选用基础款电动助吸器,适配 10mL 移液管,设置中档吸液速度(2mL/s);

  • 操作:插入移液管,按压吸液键至目标体积,移至容器后按压排液键,末端自动吹气清除残留;

  • 效果:分装体积误差≤±0.5%,平行样 RSD≤1%,效率较手动提升 3 倍。

(二)微量样品移取(色谱 / 质谱样品前处理)

  • 需求:精准移取 μL 级样品(如标准品、样品提取液),避免损耗与污染;

  • 方案:高精密款助吸器,适配 0.1-1mL 移液管,选择低速档(0.1-0.5mL/s),搭配防污染吸头;

  • 操作:缓慢吸液避免气泡产生,排液时贴近容器壁,利用反向吹气功能清空移液管;

  • 效果:样品损耗率降至 0.5% 以下,满足痕量分析要求,检测数据重复性提升 20%。

(三)腐蚀性试剂移取(化学合成实验)

  • 需求:安全移取酸、碱、有机溶剂等腐蚀性试剂,防止泄漏灼伤;

  • 方案:耐腐款电动助吸器,适配特氟龙涂层移液管,开启防泄漏保护模式;

  • 操作:全程手持保持垂直,避免试剂接触机身,使用后用纯水冲洗移液管接口;

  • 效果:无试剂泄漏风险,操作人员安全得到保障,试剂移取精度不受腐蚀影响。

(四)梯度稀释(微生物计数 / 酶活性检测)

  • 需求:按比例完成系列梯度稀释,确保稀释倍数准确;

  • 方案:可编程款助吸器,预设稀释程序(如 10 倍梯度),适配 5mL 移液管;

  • 操作:一键启动程序,自动完成吸液、排液、混合步骤,无需手动控制比例;

  • 效果:稀释倍数误差≤±1%,实验流程标准化,避免人为操作偏差。

三、关键参数与操作要点

核心参数适配表

应用场景适配移液管规格吸液速度档核心功能选择目标要求
常规试剂分装5-100mL中 / 高速档基础吸排液、自动吹气体积误差≤±0.5%
微量样品移取0.1-1mL低速档精准控速、防气泡残留量≤0.1μL
腐蚀性试剂移取1-50mL中速档耐腐材质、防泄漏保护无泄漏、机身无腐蚀
梯度稀释1-10mL可编程档程序存储、自动混合稀释倍数误差≤±1%

操作注意事项

  1. 移液前检查移液管密封性,确保与助吸器接口紧密贴合,避免漏气;

  2. 吸液时移液管浸入液面 1-2cm,避免吸入空气产生气泡;

  3. 不同类型样品(如无菌样品、腐蚀性试剂)需专用移液管,避免交叉污染;

  4. 定期校准:每 3 个月用标准重量法校准移液精度,偏差超 ±1% 时调整参数;

  5. 维护保养:每次使用后清洁接口,长期不用时充满电存放,避免电池亏电。

四、应用价值

该方案通过稳定吸液与防泄漏设计,解决传统手动助吸器的核心痛点,样品移取精度提升至 ±0.5% 以内,损耗率降至 0.5% 以下,操作效率提升 3-5 倍。同时,轻量化与智能化设计降低实验门槛,新手快速上手,适配多类型科研样品移取需求,为化学、生物、环境等领域的实验数据可靠性提供基础保障,是实验室样品前处理的首要工具。


电话 询价

产品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