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气流可视化仪凭借 “便捷移动、实时轨迹呈现、压差 - 流场联动分析" 核心优势,解决洁净室、实验室、工业管道等场景压差检查中 “流场分布不明、压差异常溯源难、泄漏点定位慢" 的痛点,实现净气流轨迹与压差数据的同步监测,适配 GMP、ISO 14644 等洁净环境规范要求,为压差管控与气流优化提供直观数据支撑。
便携移动适配性:机身重量≤2kg,支持电池续航≥8 小时,配备手持支架与磁吸底座,可在洁净室不同区域、管道不同点位快速移动检测,无需固定安装;
实时可视化与压差联动:通过粒子示踪技术呈现气流轨迹(延迟≤50ms),同步采集压差数据(精度 ±0.1Pa),生成 “流场轨迹 - 压差数值" 联动图谱,直观反映压差与气流方向的关联;
高灵敏度检测:可捕捉 0.01m/s 的微气流,压差检测范围 0-1000Pa,能识别≤5Pa 的压差异常,精准定位泄漏点与气流短路区域;
操作简便易上手:触屏界面一键启动检测,内置洁净室、管道等标准检测模板,数据自动存储并支持 PDF/Excel 导出,新手经 30 分钟培训即可独立操作;
抗干扰设计:适配洁净室低风速(0.2-0.5m/s)环境,抗电磁干扰,在百级 / 千级洁净区检测无数据漂移。
需求:验证洁净室不同区域(更衣室、操作间、缓冲区)压差梯度(如操作间对缓冲区正压≥10Pa),排查气流倒灌风险;
方案:手持可视化仪,沿洁净室门窗、墙体缝隙移动检测,同步记录各区域压差与气流轨迹;
操作:先设定压差阈值(如 10Pa),启动粒子示踪功能,观察气流是否从正压区流向负压区,若出现气流反向则标记压差异常点;
效果:5 分钟内完成单个洁净室检测,精准识别≤5Pa 的压差偏差,气流倒灌风险排查准确率达 100%,符合 GMP 洁净室压差要求。
需求:检测通风管道压差分布,定位管道焊缝、法兰处的泄漏点,避免气流泄漏导致的能耗浪费与污染扩散;
方案:将可视化仪探头伸入管道检测口,沿管道走向移动,结合压差数据变化分析气流轨迹;
操作:若某点位压差突然下降且出现气流外溢轨迹,即为泄漏点;若压差均匀但气流轨迹紊乱,提示管道内存在涡流;
效果:泄漏点定位误差≤5cm,管道压差分布测绘效率较传统方法提升 4 倍,能耗损耗降低 15%。
需求:验证生物安全柜内压差(如操作区相对外部负压≥120Pa)与气流屏障完整性,防止有害微生物泄漏;
方案:将可视化仪置于安全柜操作口、排风口等关键位置,检测气流轨迹是否形成完整屏障,同步监测压差稳定性;
操作:启动安全柜后,观察粒子是否被气流封在柜内,若粒子外逸且压差<120Pa,需调整排风风速;
效果:快速判定气流屏障完整性,压差检测精度 ±0.1Pa,保障生物实验操作安全。
需求:优化无尘车间气流布局,解决因压差不均导致的粉尘堆积问题,提升洁净度等级;
方案:用可视化仪绘制车间整体流场轨迹,结合不同区域压差数据,识别气流死区与短路区域;
操作:根据 “压差 - 流场" 图谱,调整送风口 / 回风口位置,使气流均匀覆盖车间,消除粉尘堆积点;
效果:车间洁净度从千级提升至百级,粉尘浓度降低 60%,压差均匀性 RSD≤3%。
检测前准备:清洁仪器探头,在洁净环境中释放示踪粒子(如 0.3μm 聚四氟乙烯粒子),校准压差传感器(用标准压力计校准);
现场检测:根据场景选择检测模板,将探头置于目标点位,确保示踪粒子均匀扩散,待数据稳定后记录轨迹与压差;
数据分析:导出联动图谱,对比标准压差梯度与气流方向要求,标记异常区域并制定整改方案。
每次使用后用无尘布擦拭探头,避免粒子残留影响检测精度;
每月校准压差传感器,每季度检查示踪粒子发生器出粒均匀性;
仪器存放于干燥环境(湿度≤60%),电池长期不用时每月充电一次,避免亏电;
示踪粒子需选用符合洁净室标准的无粉尘粒子,防止污染检测环境。
该方案通过可视化与压差联动检测,将传统 “单一数值" 的压差检查升级为 “轨迹 + 数值" 的综合分析,压差异常溯源时间从 2 小时缩短至 10 分钟,检测效率提升 80% 以上。同时,便携设计适配多场景移动检测,降低了洁净室、管道等压差检查的操作门槛,既保障了压差合规性,又为气流优化提供了直观依据,助力制药、电子、生物等行业的生产与实验环境安全管控。